设为首页收藏本站

仙来居伴奏网

 找回用户名密码
 註@冊
查看: 1774|回复: 0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[心情] 明末晋商卖“朝廷” [复制链接]

Rank: 7Rank: 7Rank: 7

UID
264651
帖子
6378
主题
4865
金币
5531
激情
2154
积分
6199
注册时间
2008-6-12
最后登录
2013-2-2
跳转到指定楼层
1
发表于 2012-7-1 09:32:59 |只看该作者 |倒序浏览
近些年来,晋商的故事频频被搬上电视荧幕,如《走西口》、《乔家大院》、《白银帝国》等,无一不在讲述晋商发展的艰辛历程。而鲜为人知的是,明末的晋商却在历史上扮演着极不光彩的角色,他们依靠朝廷政策发展壮大,在获得巨额财富后又出卖朝廷,显露出唯利是图的奸商本性。  商周时期,山西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:深受亚热带气候的影响,森林密布、湖泊纵横。但随着历代垦荒毁林规模的不断扩大,至元朝末期,优越的自然环境渐趋恶劣,水土流失严重,气候变得干燥寒冷,再加上自然灾害频发,百姓的生存受到了极大威胁。另一方面,山西自古就是皇权中心的毗邻地,受皇权的控制和压迫较其他地方更为严重,同时又处在北方游牧民族南下的最前沿。这些都造就了当地人特有的忧患、隐忍性格,即便是面对蒙元的残酷压迫,也少有起义发生。
  在残酷的生存环境下,不少山西人纷纷弃农从商,绕过朝廷从事边境贸易。他们将铁器、盐货运送到草原上贩卖,带回牛马、皮毛以及各种特产。当时的铁器、盐货在蒙古草原属于稀有物品,利润异常丰厚。赚取了第一桶金后,他们就逐步扩大生意规模,辗转于全国各地,“贩绸缎于苏杭,贩菜糖于汉口,吸葛布于四川,贩棉布于直隶,贩其他杂货于山东周村。”再将这些物资通过“杀虎口”(山西与蒙古的交界处)售往蒙古,久而久之,形成了一个固定的商业团队,这就是早期的晋商。
  明朝建立之初,为防止蒙古残余势力的骚扰,朱元璋在长城一带设立九个军镇,派重兵把守,每个军镇自备粮仓,其中有两个军镇就设在山西。为保证军粮供应,ZF鼓励私人将粮食运到军镇粮仓,并在收到粮食后向商人发放贩运食盐的“盐引”(销售食盐的额度凭证),商人可以凭“盐引”到指定的地方领取食盐,再到规定的区域进行销售。这一措施在王朝初期保卫了西北边境的安全,改善了当地的民生,更重要的是助长了晋商的食盐和粮食贸易。
  后来,ZF将“盐引”直接改为白银,节省了晋商积累资本的中间环节,为其大规模扩展提供了便利。不少晋商开始从事屯田贩粮,以换取白银,很快就聚敛了巨额财富。明朝嘉靖时期,ZF财政亏空、入不敷出,而晋商却富得流油。
  不过,军镇的建立,同时也遏制了晋商通往蒙古的商路,蒙古也在频繁的战争中日渐衰落,而晋商的规模却日渐扩大,需要更大的市场。因此,大批晋商开始寻找新的合作伙伴,东北的后金便是他们的最好选择。
  其实,晋商与后金政权早有联系。明朝中期,晋商就在张家口、抚顺等地从事贸易活动,为后金政权提供铁器、马匹等战略物资。关于这段历史,道光时期的《万金县志》有明确记载:张家口有八大商人,他们与满清进行贸易,为满清提供粮草、军马等战略物资,赚了个盆满钵盈。
  明朝万历四十六年,努尔哈赤颁布“七大恨”,作为后金与明朝分庭抗礼的政治宣言,而这宣言就是通过晋商带回关内散发的。努尔哈赤攻占抚顺时,厚赏当地的晋商16人。为实现定鼎中原的目标,努尔哈赤向晋商借款,并开出高额的利息回报。为表示诚信,他专门开具盖有龙玺的借票作为凭证,这就是后期的龙票。如此一来,后金扩张所需军费开支就迎刃而解了。皇太极登基后,更是极力拉拢晋商,采取各种优惠政策吸引他们到东北经商,利用他们贪婪的本性为后金储备军用战略物资,并积极发展一部分人为间谍,刺探明朝的军事经济情报。
  在晋商的帮助下,后金备足了粮草,打造了一支装备精良的八旗铁甲,并且获取了大量明朝的军事经济情报。公元1644年,后金军队在明将吴三桂的带引下,大举进入山海关,成功定鼎北京。为感谢晋商的贡献,顺治皇帝亲自接见了八家晋商,并御封他们为“皇商”,将北方边境贸易的经营权全部给予他们,其他私人未经授权不得染指。
  尔后,晋商在清王朝的庇护下,一跃成为全世界最具实力的商帮,足迹遍布欧洲、日本。清朝衰落后,晋商失去了靠山,在风雨飘摇中分崩离析,渐渐消失了踪迹。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註@冊


联系微信QQ:5087708 Email:5087708@qq.com
本站所有资源均来自网友上传分享,仅供试听,若有侵犯到您的权益,请及时与我们联系,我们会及时删除。